寿光教育云

寿光市家庭教育

>学校首页>名师工作室>李玉环工作室>内容详情

文献共读——我的治愈糖果

发布时间: 2024-12-20 16:16 发布单位: 寿光市家庭教育 浏览量: 1056 【公开】
1/

一、王亚如老师评课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篇“甜甜的”活动设计,这篇设计以“治愈”为切入点,结合内化积极心理体验四部曲理论来展开。热身阶段通过甜蜜“糖缘”,让学生在趣味活动中进行积极的心理体验,感受从具象的“甜”到心理上的“甜”,顺势导入本节课主题。转换阶段通过甜滋滋接力棒,让学生在接力传递积极体验的过程中,体验拥有(Have)和丰富(Enrich),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并进一步丰富学生的积极心理体验。工作阶段的甜蜜时刻采用教育戏剧的方式引导学生将内心的积极体验进行外化,并在这一过程中进行升华,帮助学生进行吸收(Absorb),从而内化为自己的能量,提升自己的积极心理品质。最后总结阶段的我的治愈糖果,与热身阶段书写的消极心理体验小纸条相联系,让学生在本节课活动的基础上重新思考消极体验,并制作治愈系糖果,使其看起来像一颗真正的糖果,这里真的好有仪式感,象征着将消极体验转化为积极体验,极大地升华了活动主题,巧妙地引导学生进行了联系(Link),即将积极体验与消极体验相联系。疑惑点:热身阶段最后让学生书写消极体验小纸条,初读的时候可能会感到很突兀,看到结束阶段才明白设计者的用意,正如作者所言,寻找“糖缘”的过程中既有积极心理体验也有消极心理体验,就不妨让学生既写写消极体验,也写写积极体验。这样设计的话也正好能和转换阶段联系起来,因为作者设计的是“教师给每组第一名学生一张写有积极体验的卡片(如我成功完成了作业)”,换成学生自己写的应该更符合学生自身情况,但实际上课的话也可能会出现不太好把控课堂的情况。
二、李玉环老师评课
不由感叹优秀的设计背后一般有强大的理论支撑,该设计框架就是内化积极心理体验四部曲,这启发我们在以后做设计的时候也也可探寻相关理论作为设计的骨架,兼具理论性和流畅性。
个人感觉这篇设计首位呼应的很巧妙,用做糖果作为明线串起整个设计:用甜甜的糖纸分组,凝聚团体动力,在分组过程中产生体验,为“联系”糖的制作做好铺垫。另外用糖果的甜代表积极情感体验,给孩子具象化的感知,印象深刻,有利于日后生活中联系应用。转换阶段的甜滋滋接力棒也设计的很巧妙,把团体动力推向一个高潮,学生通过接力棒既探索了自己的积极情绪体验,也感知到了同伴的积极体验,是设计非常精巧的团体活动。
唯一让我疑惑的是工作阶段的表演,个人感觉作者设计中写的比较简略,不知上课过程中是否有更具体的介绍,有点担心学生的生成度。

  • 图片1
  • 图片1
  • 图片1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主办:潍坊市寿光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 技术服务支持:武汉天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山东天喻爱书人现代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服务热线:400-1166-112  举报电话:(0531)8892865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6-5253099    举报邮箱: sgsdjg@wf.shandong.cn   
Copyright© 2021 shge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7008676号-1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

关闭

扫码登录更安全

空间登录

手机扫码,安全登录

二维码已失效 请点击刷新
请打开人人通空间APP扫一扫登录

手机扫码,安全登录

扫描成功!

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

取消二维码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