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365初秋再出发
“温暖365”志愿服务项目由蒲公英公益服务中心发起,主要是倡导每天一元爱心,以个人或者以家庭为单位,每年度爱心365元,十个人或家庭为一组结对子帮助一名孩子,每年3000元,参加者以本人名义设立小额家庭基金,陪伴励志少年温暖成长。该项目入驻了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志愿服务大厅,来自全市一百多个学校的家长和学生参加,列入了市教体局中小学家长联合会重点推广的项目序列。几年来得到了上级部门的大力指导和支持,成为全市助力教育扶贫的典型志愿服务项目之一。8月23日,来自全市多个学校的小志愿者和社会各界的志愿者参与“温暖365”项目,组成本年度第16小组,带着满满爱心和温暖携手支持励志少年晓琳同学。
一个坚强的姑娘
这个女孩开学后上九年级,班主任老师在现场向大家介绍说,这个孩子特别能吃苦,学习也很认真,体育成绩很突出,从小就经常代表学校参加比赛,放学后写完作业就自己加练,光球拍就打烂了好几个了。班主任说,春节前发现孩子身体出现歪斜,换下棉衣后发现情况比较严重,立即通知家长去医院做了检查,并及时进行了手术。当我们看到CT片子的时候,被一串的固定钢钉给震惊了,这个看上去挺文静的女孩子该是多大的毅力啊。
志愿者们到了的时候,孩子坚持在院子里和大家交流,几位妈妈志愿者一直提醒孩子去躺着休息休息,看着她勇敢而又懂事的样子,让人感觉心疼。孩子身上套着厚厚的固定套,坐在院子里,静静地看着拾掇房屋的乡亲,时不时与小志愿者交流互动,娇弱的身躯里,充盈着坚强的力量。这种力量,让每个人触动和尊重,生活不易,命运坎坷,她始终把每个吃苦的日子过成芳华。

众多关爱温暖这个家庭
志愿者到达的时候,镇党委政府和村委正在组织人员帮助家里整理房屋,把室内的物品搬运出来清理卫生,专业人员在吊顶、处理墙面,村委人员介绍,之前为了拾掇这个房屋讨论了很多方案,由于女孩的爸爸担心处理了墙面后反卤,影响墙体,所以一直在反复沟通,这次让专业工人对室内进行特定材质的处理,家里也很同意这个方案,整理后的房间焕然一新,令人心里亮亮堂堂。
志愿者在和家人交流的时候,镇上的扶贫干部和总支书记也赶了过来,手里拿着一些医药单据,一边和志愿者打招呼,一边跟孩子的父亲交代事情,原来是帮着去办理了大病救助,为孩子申请来了两万元的手术补助;另外其他救助政策也已经在积极申请办理中,有了政府多项保障政策的托底,相信这个家庭的日子会慢慢好起来。

这个女孩的父亲今年65岁了,母亲57岁,哥哥二级精神残疾,父母年龄大了,里里外外不容易,但是父母说,就是再困难,也要给孩子动手术,治好,再苦也不能耽误了孩子。市关工委副主任马金涛今天作为志愿者也来到了活动现场,他与小女孩嘘寒问暖,与孩子的父母亲拉家常,仔细查看CT片子,叮嘱老人多注意身体,照顾好孩子,现在有政府的各种保障政策,有社会各界的爱心,困难都是暂时的,一定会越来越好。

现场经过与镇党委政府扶贫干部交流,与孩子班主任沟通,了解了更为详尽的基本情况,“温暖365”项目组决定联动“温馨港湾”、“守护希望”、“困境妈妈一对一”、“向日葵少年一对一”等项目,从独立空间打造、申请北京扶老助残基金会资助、大病费用差额帮扶等方面给予支持。同时,在经过前期调研的基础上,项目组在市民政局、社会工作协会的支持下,已经启动了关注这个孩子心理健康的小组,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指导师为孩子提供持续的春风浸润式的关爱,特别是在进入青春期的时候有良好的价值观、健康的内心世界、良好的精神风貌。一个人、一个项目的力量是有限的,众多爱心的汇集,是无限温暖的。文明城市,爱心寿光,从来就是乐善好施、互帮互助的热土。

温暖365项目组主任夏涛在房间里拍到了这样的一幅画,虽然现在生活清苦,但是孩子内心仍然有感恩、温暖。我们相信,懂得感恩的孩子,一定会是充满爱的孩子。等孩子长大了,有经济能力了,她会把年少时走过的路吃过的苦作为自我历练的财富,不埋怨生活,不抱怨辛苦,心存感恩,孝敬父母,这是生活给孩子的教育。

在现场,班主任李艳花老师和学校总务主任常怀孝对孩子的情况如数家珍,言谈之中流露着真切、自然的关爱之情。班主任说,学校里对这个孩子也十分关心,校领导和教办领导也给予重点关注,只要符合条件的政策都及时给她申报,每个学生健康成长,是家长的希望,也是老师的希望。
班主任代表学校接收了“温暖365”项目组提供的3000元助学金,该部分费用由学校代管,专款专用孩子在校的生活、课外书等费用,记录好每笔支出,使用完后再对接下一年度的帮助。

参加本次项目组的很多是小志愿者,他们能够主动报名该项目并用自己的爱心来帮助别人,是非常值得点赞的(名单附后)。寿光有越来越多的孩子能够加入到志愿者中来,既说明寿光这座文明城市的人文素质越来越高,又印证了传统文化普及以来市民文明素养的提升,同时也说明了先进的家庭教育理念正在不断浸润到每个家庭,以孩子为代表以家庭为单元的公益形式正不断受到市民认可。志愿者代表在现场对孩子们说,公益是发自内心的,不是做给别人看的,也不要以优势心态来怜悯别人,公益是用平等、尊重、温暖的心态与这些励志少年交朋友的,鼓励他们,帮助他们,度过人生中这段最困难的时光。公益是因我们自己的内心而做的,希望孩子们从小有温度、有力量。很多道理,小志愿者们或许并不会一下子都明白,但是埋下的这个种子会让他们受益。少年强,则国强!公益的方向,既要关爱励志孩子,也要带动更多孩子。

